日前,由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措美县工作组从安徽省引进的25只澳寒种公羊顺利抵达措美县具巴绵羊短期育肥合作社。这批澳寒种公羊将与本地藏细绵羊杂交,进行短期育肥推广,以缩短绵羊出栏期,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产业援藏扶贫工作取得实效。预计2021年可产900只左右杂交羊,当年可收益约120万元。
2019年,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从安徽省农科院引进3只澳寒种公羊在措美县进行澳寒羊与藏细绵羊杂交短期育肥试验试点。通过1年多的试验成效明显,杂交羊当年即达到出栏标准,并且适应性良好,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改变了当地羊3至4年出栏的传统,对措美县的畜牧业发展具有很好推动作用,并能改进措美县农牧业发展现状,具备在措美县推广的良好前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自进藏以来,深入乡镇村组、合作社、企业等开展调研,结合当地农牧业发展实际,坚持把畜牧业产业培育作为推动山南长足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聚焦补齐畜牧业产业发展短板,着力在促进畜牧业产业提质增效上想办法、下功夫,努力实现产业做活、群众受益。措美县工作组在系统地对全县各乡镇牧业合作社基本条件和营运状况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科学对照、长远谋划,最终选择具巴绵羊短期育肥合作社和卡珠家庭牧场作为示范基地,进行澳寒羊短期育肥技术推广试验,以点带面推动措美县畜牧产业长远发展。
一是强化技术指导。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与安徽省农科院建立紧密联系,达成合作关系,及时为山南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安徽省农科院对澳寒羊短期育肥技术项目高度重视和支持,特意安排朱德建教授团队长期跟踪此项目,专门负责各种技术指导,并积极筹划相关援助配套科研项目的立项申请。为了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日前,安徽省农科院朱德建教授一行4人深入措美县具巴村短期育肥养殖场、卡珠家庭牧场,实地查看25只澳寒种公羊在当地的适应情况,现场指导澳寒种公羊饲养管理、配种、疫病防治等技术工作,并对下一步配种、饲养管理等方面面对面地传授了详细具体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措施。与此同时,专家组一行还与措美县农业农村局以及当地技术人员进行深入座谈,对目前措美县畜牧业的发展路径、提质升级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二是强化资金扶持。安徽省援藏工作队听取澳寒种公羊短期育肥项目汇报,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下一步,将通过“十四五”援藏规划积极推动建立大型绵羊集中养殖基地,以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养殖,进一步提高产能和效益,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带动农牧民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助力乡村振兴。此前,措美县工作组积极争取合肥市包河区援助措美县农业农村局75万元作为引种和技术推广资金。
三是强化服务管理。为切实保障澳寒种公羊短期育肥项目科学有序进展,措美县工作组安排专人跟进服务。一方面,同安徽省农科院保持沟通对接,全程为澳寒种公羊短期育肥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指导措美县相关农牧业合作社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流程管理,确保短期育肥技术在高原落地生根、取得成效,为助力措美县畜牧产业提档升级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安徽力量。